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
首页 > 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详情
古元
珠海那洲(1919-1996)

古元(1919-1996),原名古帝源,1919年8月5日生于一巴拿马归侨之家。今珠海那洲人。曾入读那洲小学,13岁考入广东省立第一中学(今广雅中学),喜好美术,课余常作水彩风景写生。抗战爆发后奔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39年开始创作木刻作品。其作品多反映解放区火热的战斗生活。1942年5月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聆听毛主席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备受鼓舞。同年10月其作品《铡草》《冬学》.《哥哥的假期》参加在重庆举办的《第一届双十全国木刻展》,引起各界和国际舆论注目。徐悲鸿撰文称:“我在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十月十五日下午三时,发现中国艺术界一卓绝之天才,乃中国共产党之大艺术家古元……”次年,其作品参加《第二届双十全国木刻展》。1945年,美国出版的《生活》杂志以《木刻帮助中国人民战斗》为题,刊出14幅中国木刻作品,其中有古元的代表作《冬学》等三幅,古元成为有国际影响的中国版画艺术家。解放战争时期又创作出《烧毁旧地契》《发新土地证》《人桥》《鞍钢的修复》等经典作品。50年代迎来创作的第三个高峰,《祥林嫂》《刘志丹和赤卫军》等佳作迭出。与此同时,其水彩画创作也大放异彩。“文革”结束后重燃艺术之火。晚年出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院长,被推举为中国版画家协会名誉主席,致力于美术教育。1992、1996年两次向家乡人民表达心愿:我愿意把从事美术工作以来创作的部分主要作品捐献给我家乡的人民……1996年4月29日,古元病逝于北京。

古元延安时期的木刻作品,其思想性、艺术性高度统一,展现抗战大时代的历史画卷,形成鲜明的个性风格,在中国版画史上占有突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