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

苏曼殊
珠海沥溪(1884-1918)
苏曼殊(1884-1918),原名戬,字子穀,学名元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今珠海沥溪村人。1884年10月9日生于日本横滨。其父苏杰生先后在日本经商,曾任横滨英商万隆茶行买办。生母河合叶子为日本人。6岁时,由嫡母黄氏从日本横滨带回家乡,入读私塾,得苏若泉启蒙。其私生子身份引发诸多猜测,饱受世人歧视。天资聪颖且敏感怪癖的苏曼殊,为此多次遁入空门,过着半僧半俗的生活。苏曼殊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剧烈变革时期。因此,苏曼殊时而是最激烈的革命者,时而是最消极的厌世者,就这样在人生的两个极端间,往来徘徊着,构成了他生活的一大特点。其另一特点是身为佛徒又极喜女性,矛盾交织,故所写就的爱情诗篇,大半哀怨凄凉、美丽动人,可传之不朽。他浪迹天涯,四处漂泊,终生独身,能诗文,善绘画,精通英、法、日、梵数种文字,除诗歌外还留下小说、译作及国画等无数饮誉海内外的文艺作品,小说代表作有《断鸿零雁记》、《碎簪记》,翻译代表有拜伦的《拜伦诗选》、雨果的《惨社会》(《悲惨世界》),编辑代表作有《梵文典》等。1918年5月2日,病逝于上海,年仅35岁。1924年,孙中山慨赠千金,由友人将其迁葬于杭州西湖孤山。柳亚子、柳无忌父子辛苦搜寻其作品,编出《曼殊全集》。
苏曼殊作为中国杰出的诗人、天才的画家、极富特色的小说家、重要的翻译家,他以其优秀作品,在世界艺术史上熠熠生辉。